10月25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五場,圍繞“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介紹有關情況。副市長楊麗介紹,當前的濟南,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決扛起對外開放的責任擔當。
前三季度全市新設外資企業193家
我市外貿進出口總規模實現3年翻番,外貿備案企業達到9800家,實績企業達到6000家。今年1-9月,全市外貿進出口1606.8億元,同比增長3%,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已有86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濟投資,全市市場主體超150萬戶。今年1-9月,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93家,同比增長14.2%;合同外資37.5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1.52億美元,總量規模居全省第二。沿黃省級經濟開發區完成調區擴區,規劃總面積拓展到95平方公里。今年1-9月,全市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落地項目497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高于全省1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6%,高于全省11.5個百分點。
作為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米”字型高鐵網進一步加密,每天300多趟高鐵車次直達全國326個城市。“京滬高鐵、濟青高鐵、膠濟客專、石濟客專、濟萊高鐵全部建成,濟鄭高鐵年底開通運營,全市高鐵通達里程將達445.6公里,較2021年增長57%??罩泻骄€方面,208條航線通達海內外120個城市。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順利推進,項目建成后年吞吐旅客5500萬人次、貨郵50萬噸。建成跨黃通道16處,小清河復航工程建設完成,國際鐵海聯運常態化運行。
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推出740余項制度創新舉措
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作為濟南市改革創新的主陣地,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推出實施740余項制度創新舉措,形成3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4項得到國家部委認可。深化與沿黃9?。▍^)12個自貿片區和15個經濟功能區聯動,以聯動創新深入推動資源互享、產業互聯、優勢互補。
聯合沿黃流域省市成立了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會展聯盟、科創聯盟、算網聯盟等跨地區、多領域的合作聯盟,不斷推進沿黃流域要素集聚及產業合作。其中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以“自貿+黃河”融合為方向,與沿黃各?。▍^)在五大領域簽署14項合作協議,與西安、鄭州等9個自貿片區實現政務服務沿黃通辦,在全國首創自貿領域東西協作創新模式,共同推動重點產業協同出海,加快黃河流域一體化開放發展。
建設海外文化貿易中心14個服務2000家文化企業“出海”
2020年8月,國務院批復濟南為全國首批28個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之一,試點期限3年。獲批以來,濟南結合產業發展特色,科學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政策舉措和產業生態創新,積極培育含金量高、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推動試點任務落地落實見成效,全市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黃河流域貿易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
全面完成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任務,69項舉措在全市推廣實施,19項舉措在全國、全省推廣。積極服務和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全國首創文化企業“出海”全鏈條服務模式,構建黃河流域中小文化企業“出海”創新生態,濟南成為面向世界講好“黃河文化故事”和“中國文化故事”的重要窗口。利用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契機,搭建從中國文化IP研發到產品標準化、品牌孵化、供應鏈支撐、海外市場推廣為一體的全服務鏈條,基地已入駐商家100家,建設海外文化貿易中心14個,吸引黃河流域567家中小文化企業開展線上合作,服務2000家文化企業成功“出海”。
探索搭建數字服務出口數據統計監測平臺,打造集數據采集、數據共享、數據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大數據統計體系。2022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4382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高于全國4.4個百分點;實現軟件出口9727.5萬美元,占全省軟件出口的90%,擴大了對外軟件出口生態圈。